导示设计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新思路?
作者:千钧国际
2014年“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成为各行各业中最“火”的热词,“互联网思维”带来的不仅仅是加入互联网的元素,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来改变原有事物的做法和结果。
进入2015年,作为传统行业的环境导示业,在历经了数十载的发展后,同样面临着“互联网思维”的考验。
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内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各类导视需求的急速膨胀,使得环境导示行业以井喷的形态迅猛发展。而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时代已过渡为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制造业与标识设计跨界的空间环境导示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互联网思维”的挑战。空间环境与导示设计中心作为以导示系统为主要业务的中心部门,正迎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跟进互联网思维。
联系互联网思维,导示设计行业重点考量的就是“人性化设计”,这与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体验”不谋而合。其实导示设计的过程与互联网思维除此以外确实有众多相似的思路与方法。
“互联网思维”中“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现已成为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基础与指导。正如部分成功营销的企业所凭借的“将用户当作朋友而非客户,充分听取朋友的意见完善产品”一样,环境导示行业也要将用户体验度放于首要地位,以“人性化导示设计”为出发点,完成整体的环境导示制作。
空间环境与导示设计中心首先要做的便是突破,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将视角调整到环境使用者角度,并以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思考。以“人性化体验”为基础,应用“互联网思维”,完成导示设计的制作过程,还要考虑“便捷、参与、交互、创新和数据”这五个核心词。
便捷属性:
这是互联网应用中的首要特性。PC取代报刊电视、手机即将取代PC,信息的获取与传输都快于传统方式,而本质就是让互动变得更为高效。
那么具体到环境导示中的便捷属性方面,就要从布点设置与使用辨识两方面相向叠加考虑。
在导示的布点设计中,充分关注使用者决策点,即可能产生方向疑问的建筑交叉路口,于决策点设置导示牌,方便使用人群快速决策。布点中还要确保标识导示分层显示且连续不间断。根据行为学研究显示,当人遇到标识导示时,会一次性将所有信息全部阅读完毕。所以标识导示信息分层提供,每阶段只给出必要信息,这样才能真正节省使用者时间,做到方便快捷。另外,在所有转折点、需要判断方向的路口,都应明确指出并提前标记。一旦使用者到达了关键的转折点,应出现可供方向性选择的信息,并指示需要去的地方。
在快速辨识方面,要理解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空间环境下系统导示的主要服务对象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人群的特殊情况,对于辨识速度、简易度方面都有不同要求的呈现。
环境导示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使用者明确自身所处的空间环境、与目的地位置关系,以便完成引导与指示作用。在字体、颜色、材质、工艺、排版、安装方式等方面,东道倡导在清晰醒目的颜色下考虑材质的搭配,并用科学方式相结合,使处在各自环境下的人都快速地了解导航路径,并轻松地从当前位置移动到下一目的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与趋势。在标识数字化的今天,使用者参与属性也逐渐被重视了起来。
电子导航地图让使用者对地区的全貌了解更为直观;在不同空间场所,通过数字信息栏的更新并同步显示,在提高信息传导速度的同时,让使用者的选择更为精准;数字化环境导示提高使用者对于时间的把控,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延误与损耗,提高使用效率,令信息对称性得以保证。
交互属性:
互联网源于“渔网”原理,每一个个体都是网中的一个结点,既是信息获取者,也是信息传达者。这些个体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网效应”。
现代空间环境导示设计借助“渔网”原理,改变以往“导示层级化”的方式,将环境导示中的每一标牌作为个体,起到指引指示作用;同时采用中心化的分布方式,所有标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导示网络,以便提高导示的指引作用。